探索身心灵1920-450.jpg
《道德经》德经 五十一至六十篇
发布时间:2024/12/04
所属分类:道德经


第五十一篇

道生之而德畜之,物形之而器成之。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。

道之尊,德之贵也,夫莫之爵,而恒自然也。道生之、畜之、长之、育之、亭之、毒之、养之、覆之。生而弗有也,为而弗恃也,长而弗宰也,此谓之玄德。


第五十二篇

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启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用其光,复归其明。毋遗身殃,是谓袭常。


第五十三篇

使我挈有知,行于大道,唯迤yi是畏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。服文采,带利剑,厌饮食,资财有余。是为盗竽,非道也哉。


第五十四篇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绝。修之身,其德乃真。修之家,其德有余。修之乡,其德乃长。修之国,其德乃丰。修之天下,其德乃博。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。以此。


第五十五篇

含德之厚者,比于赤子。蜂虿虺蛇弗螫,攫鸟猛兽弗搏。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,精之至也。终日号而不嚘,和之至也。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即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
第五十六篇

知者弗言,言者弗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,和其光,同其尘,挫其锐,解其纷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亦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亦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亦不可得而贱,故为天下贵。


第五十七篇

以正治邦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也哉?夫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。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。人多智巧,而奇物滋起。法物滋彰,而盗贼多有。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欲不欲而民自朴。


第五十八篇

其政闷闷,其民惇惇。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祸,福之所倚;福,祸之所伏,孰知其极?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。是以方而不割,廉而不刺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
第五十九篇

治人事天莫若啬,夫唯啬,是以早服,早服是谓重积德。重积德则无不克,无不克则莫知其极。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。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。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也。


第六十篇

治大国若烹小鲜,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。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伤人也。非其神不伤人也,圣人亦弗伤也。夫两不相伤,故德交归焉。